專題文章 |
|
非標準答案
|
|
陸兆忠
我蠻喜歡與小朋友一起切磋IQ題,這大概是自己童心未泯的關係,也有些死 不認輸的心態,但更重要的是我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,享受他們時常為我帶來一些新的啟發。 最近我就被兩條問題難倒 (自問像我那樣不濟的,可偷看頁底的答案!):
和小朋友對奕的經驗告訴我,要和他們鬥智鬥 力,就非要先放下成人的邏輯和常理不可!因為成人世界的邏輯思維太過「直線」,是專為尋找「標準答案」,和解決成人世界問題而訓練出來的。所以成人的邏輯 思維,在應付小朋友的IQ題時,卻顯得足襟見肘。成人世界的「標準答案」太過有板有眼,了無新意,離不開固有的思想框框;相反,小朋友卻往往能提供他們的 「非標準答案」,幽您一默!他們無論是問問題,抑或回答問題的思考過程中,都散發著無限的創造力和幽默感。所以,與小朋友的一答一問之間,令我重尋那份思 考的樂趣! 我不禁要問:我們與生俱來的思考創造力和幽默 感,是在何時被謀殺的? 我認為「考試制度」是最大的嫌疑犯! 因為考試制度最大的邪惡,就在於它訓練人: 「舉凡遇到問題,就必定有用以回答的『標準答案』」這套近乎神經反射式的思維!「標準答案」就是那謀殺創造力和幽默感的凶器!多少莘莘學子還以巧取豪奪 Marking Scheme為「至寶」,照背如儀,殊不知往往就是死在這些所謂「標準答案」手上!不加思索的「標準答案」,雖然荼毒蒼生,但卻能盛行於現代快餐式的即食 考試文化中,實有賴那些A級補習名師鋪天蓋地的宣傳推廣。他們的本領,無非是能讓考生把「標準答案」滿滿地填在答案紙之餘,也麻木了考生在考試中虛怯和不 安的心靈。 退一步來說,或許讀書考試能容得下「標準答 案」,但觀乎人生的問題,諸如生、死、苦難的古老問題,我們又是否可強求「標準答案」?回到現實,也許我們首先就要學懂分辨身邊有多少這些不能與自己生命 對應的「標準答案」。 或許小朋友也可以是我們學習的師傅,至少他們 有一些我們所沒有的「非標準答案」! 答案: IQ題(一):“What” is the name of the car IQ題(二):兩個"半小時",即是一小時。 |